Appearance
gulp
gulp的基本使用流程为:引入插件——定义任务——执行任务
gulp.task(taskname, function(){
return gulp.src(filename)
.pipe(plugin.methods)
.pipe(gulp.dest(dest));
})
一些常见的开发环境需求都可以找到相关插件,如gulp-sass
、gulp-autoprefixer
、gulp-babel
等
一个gulp插件实际就是一个函数,可以通过through-gulp
,处理上一个插件导出的文件流,然后返回处理后的文件流,下面是一个编写gulp插件的例子
js
var through2 = require('through2');
module.exports = modify;
function modify(){
return through2.obj(function(file, encoding, cb){
// 内容转换,处理好后,再转成Buffer形式
var content = versionFun(file.contents.toString());
file.contents = new Buffer(content);
// 下面这两句基本是标配,可参考through2的API
this.push(file);
cb();
});
}
function versionFun(data){
return data.replace(/{{something}}/, 'xxxxx');
}
gulp、grunt等工具,如今貌似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逐渐成为过往了
Fis3
参考
fis3 集成了web开发中常见的功能,只需要简单的配置即可,还是十分方便的。
除了基本的前端开发之外,fis3还提供了整套前端开发部署解决方法,尽管目前貌似已经不再更新了,其思想还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基本原理
参考:fis3文档
FIS3 是基于文件对象进行构建的,每个进入 FIS3 的文件都会实例化成一个 File 对象,然后在构建过程中对每一个File对象进行操作
- 扫描项目目录拿到文件并初始化出一个文件对象列表
- 对文件对象中每一个文件进行单文件编译
- 获取用户设置的 package 插件,进行打包处理(包括合并图片)
声明依赖能力为工程师提供了声明依赖关系的编译接口。FIS3 在执行编译的过程中,会扫描这些编译标记,从而建立一张 静态资源关系表,资源关系表详细记录了项目内的静态资源id、发布后的线上路径、资源类型以及 依赖关系 和 资源打包 等信息。
在fis3中,依赖本身在构建过程中就已经分析完成,并记录在静态资源映射表中,因此模块化框架只需要根据该映射表正确加载模块即可。
优缺点
fis3的本质是基于静态资源标记+动态解析静态资源表,在build时会生成一张资源依赖表,因此不论是纯前端渲染还是后端渲染,都很容易支持,因此可以做到非常精细化的控制资源的按需加载。
- 资源定位能力,可以有效地分离开发路径与部署路径之间的关系,工程师不再关心资源部署到线上之后去了哪里,变成了什么名字,资源定位结果可以被fis的配置文件控制,这些都可以通过配置来指定。而工程师只需要使用相对路径来定位自己的开发资源即可。
fis3的缺点在于其设计的静态资源标记依赖于一套内置实现的资源标记语法,这导致不能被浏览器或npm包如babel等工具进行解析。
webpack并没有生成一个颗粒化的静态资源表,对应打包前后的文件,但是社区十分好。